4000亿携程的赌局

互联网 0 17
互联网资讯
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,转载自华尔街见闻官方,版权归源站所有,如有侵权,烦请联系我们


作者 | 王小娟

编辑 | 周智宇

9月1日,一封意外的邮件抵达了携程技术员工的收件箱。在许多互联网大厂纷纷收紧考勤、强调“回归办公室”的当下,这封邮件的内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:即日起,居家办公无需审批。

从表面看,携程有足够的底气展现这份从容。公司刚刚交出了高达148亿的单季营收,毛利率稳站80%以上,业绩正处历史高点,其市值也一度来到4000亿港元之上。然而,一份亮眼的财报,并不能完全掩盖真实世界的复杂与行业竞争的残酷。

当前,创始人梁建章面对的战场,因为入局者变多而变得前所未有的拥挤。

京东携“三年0佣金”的激进宣言闯入,试图用电商的逻辑和资本,重塑行业成本结构。另一边,抖音的攻势更为凌厉,在暑期投入“亿级补贴”,凭借“内容种草-直播拔草”的新范式,GMV实现了指数级增长,这种增长势头足以让任何守成者感到不安。

当用户已经习惯在多个平台比价,当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正不断倒戈美团、抖音时,由技术驱动的“更优体验”,真的能战胜“更低价格”的诱惑吗?

此番为员工“松绑”,或许能稳定军心,但在主战场炮火连天之际,这究竟是一次押注长远、用人才密度构筑新护城河的超前部署,还是在短兵相接的“价格战”面前,一次颇具风险的战略定力考验?这仍待市场检验。

混合办公再松绑

携程不是混合办公的新手。2022年,携程开始在内部推行“3+2”混合办公模式,允许员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办公。

当时,携程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表示:“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有助于减少交通堵塞,保护环境,又能缓解大城市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问题。”

此次“免审批”政策的试点范围覆盖国内所有已转正的技术(T序列)及产品技术(PT序列)员工。携程方面表示,这一流程优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,提高组织效率。

过去的实践证明,混合办公政策不仅没有降低效率,反而提升了员工满意度。官方数据显示,该政策已吸引了公司70%的员工参与,累计在家办公人次达到约64万。在最初的试验中,携程发现,参与混合办公的员工流失率同比下降约三分之一。

在办公模式更自由的同时,携程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2025年第二季度,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148亿元,同比上升16%,环比上升7%。这一业绩表现略超市场预期。此前,花旗预测携程第二季度收入在146亿元及147亿元之间。

具体分业务板块看,各条线均实现稳健增长。其中,住宿预订收入62亿元,同比增长21%;交通票务收入54亿元,同比增长11%;旅游度假业务收入11亿元,同比增长5%;商旅管理业务收入6.92亿元,同比增长9%。

收入大增,盈利能力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。利润方面,调整后经营利润为 46.7 亿元,同比增长 10.4%,比市场预期高出约 3.9 亿元。

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其利润率。根据财报数据,携程二季度的毛利率达到81.0%,高于第一季度的80.4%,这也展现出其业务本身的竞争力。

在各项业务中,携程的国际业务表现尤为亮眼,成为增长核心引擎。第二季度,携程国际OTA平台总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60%。

出境游市场复苏强劲。携程出境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%以上,远超行业平均84%的恢复水平。入境游市场同样表现突出,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%。

另外,携程的业绩也来自大众旅游市场整体爆发的带动。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情况抽样调查统计结果,仅2025年上半年,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.85亿,同比增长20.6%。在出游花费方面,上半年,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15.2%。

这种爆发还在继续。今年暑假,旅游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,这一增长势头也可能在其后续财报中得到体现。

瑞银在最近的研报中预测,携程第三季度客房过夜数量将强劲增长,应能支撑中国国内收入保持约10%的稳健水平;考虑到跨境航班运力的逐步恢复和较高的基数,预计携程出境游收入增长将在第三季进一步趋于正常化,达到低十位数,而携程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则维持了50%以上的强劲动能。

酒旅竞争白热化

大众旅游市场的井喷,让酒旅这块万亿蛋糕显得格外诱人,也让携程高达80%的毛利率成为了众矢之的。据东吴证券的预测,202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突破1.7万亿元,足以容纳多个玩家。

新旧势力的纷纷入局,正在让这场战争的打法和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。过去由携程系(携程、去哪儿、同程)占据七成份额的“7+2+1”行业格局,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竞争的核心,已从过去对酒店、机票等上游资源的掌控,转向对新增流量和用户心智的争夺。

京东的策略是激进的价格革命。 在6月一场小范围讲话中,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直言要将酒旅行业成本降低三分之一,随后便以“最高3年0佣金”的政策正式入场,直指行业高佣金痛点。为了快速组建团队,京东甚至不惜高薪从飞猪、同程、携程挖人,其搅动市场的决心已表露无遗。

抖音的打法则是一场内容生态的降维打击。 它投入亿级补贴扶持酒店品牌直播,凭借直播带货、达人探店等场景,极大缩短了用户“从种草到预订”的决策路径。

交银国际预测,2024年抖音酒旅交易额预计将达到900亿元,同比增长50%。这种由内容生态驱动的增长模式,是传统平台难以复制的。

新玩家的攻势之所以有效,背后是酒旅消费趋势的根本性变化。

一方面,消费行为正在变得高频化、碎片化和社交化。 越来越多人热衷于短途游,并习惯在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和分享互动。另一方面,新的消费主力正在崛起。 Z世代和银发族成为市场新动力,同时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,小众景点和下沉市场的潜力被不断激发。

这些趋势,都在挑战携程的传统优势。当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瓜分,携程赖以生存的“搜索-预订”模式正面临用户习惯变迁的挑战,其“防御工事”也并非坚不可摧。

面对挑战,原有玩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。

携程的软肋在于中低星酒店市场的渗透率不足,这部分市场恰好被美团、抖音等对手蚕食。作为应对,携程选择在技术和服务上做文章,例如推出升级版“行程规划师”AI功能,试图通过提升体验来巩固护城河。

第二梯队的玩家则在积极求变。美团凭借本地生活的高频优势,守住中低端和短途游的基本盘。同程则依托微信的稳定流量入口,并通过收购万达酒管等方式,向上游供应链延伸,增强自身的“造血”能力。

如今,在线旅游的战争已进入深水区。东吴证券的分析师指出,行业老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积累及交付能力,而其他玩家则背靠高频支付或社媒流量,打法各有侧重,格局并未固化。

这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竞争,而是携程的“服务+供应链”模式,对撞抖音的“内容+流量”模式,以及京东的“电商+价格”模式。

更灵活的办公方式,或许能激发携程员工的创新能力,但面对不同逻辑的凶猛对手,携程需要向市场证明,它的技术壁垒和服务价值,足以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多线战争。

点赞 0 收藏(0)  分享
0个评论
  • 消灭零评论
本版公告

欢迎访问资讯板块,我们将在本版块为您带来最新最全最热的资讯,包含互联网、科技、数码、电脑、科普、体育、娱乐、国内等新闻。所有新闻都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,转载均注明了来源,版权归源站所有,如有侵权,烦请联系我们

更多【互联网】资讯...
无需剥离浏览器 谷歌反垄断案躲过一劫 0
谷歌免于拆分Chrome和Android,反垄断诉讼迎来 0
谷歌(GOOGL.US)因违规收集用户数据被判赔偿4.25 0
4000亿携程的赌局 0
阿里海外再加速,小米、泡泡玛特等或入围速卖通 0
谷歌公司违法植入广告遭法国罚款3.25亿欧元 0
水滴公司发布Q2财报:营收8.38亿元 同比增23.9% 0
电商竞争激烈 抖音下调商家开通“闪购”门槛 0
谷歌(GOOGL.US)服务在土耳其和欧洲部分地区暂时 0
27亿元!谷歌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插广告,被罚了! 0